一、首先明确什么是慢性肾脏病?
慢性肾脏病不是一个病,而是肾脏疾病的总称。具有下列条件中的任何一条,病程≥3个月,就诊断为慢性肾脏病:
1、尿检异常:比如蛋白尿、血尿、白细胞尿等;
2、血液异常:比如血肌酐升高、尿素氮升高等;
3、影像学异常:比如肾脏增大、肾脏缩小、肾皮质萎缩、肾脏回声增强等;
4、病理学异常:肾组织病理学的诸多改变;
5、肾小球滤过率<60ml/min等。
引起慢性肾病的原因五花八门,比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尿酸血症、过敏性紫癜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药物、乙肝病毒等病毒感染、恶性肿瘤、遗传等。
二、慢性肾脏病有轻有重,轻症患者可以结婚生子
轻微的肾病,比如隐匿性肾小球肾炎,基本上就是正常人,工作、生活、结婚、生子等没有特殊的禁忌。临床上,根据肾小球滤过率(GFR),将慢性肾脏病分成5期:
1期,GFR>90ml/min
2期,GFR 60-89ml/min
3期,GFR 30-59ml/min
4期,GFR 15-29ml/min
5期,GFR <15ml/min,或者已经透析者。
慢性肾脏病患者生育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:患者本人的身体健康和孩子的质量。
一般来说,怀孕是增加蛋白尿、高血压和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,所以,能否怀孕生子,取决于慢性肾脏病的严重程度。
大多数肾小球滤过率>45ml/min、血压正常的女性可成功妊娠,但相比肾功能正常者,这类孕妇更容易出现妊娠合并症。
肾小球滤过率<45ml/min的女性,生育能力下降,怀孕的机会较低。即使成功怀孕,也容易发生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。
慢性肾脏病患者怀孕前最好进行精心准备和优化治疗,比如说没有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;糖尿病和有尿蛋白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。
三、不同的肾病,遗传性也不同
多囊肾、Aloprt综合征等是遗传病,肯定会遗传。
根据《婚姻法》,遗传病患者禁止结婚,或者结婚后禁止生育。不过,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多囊肾患者生育提供了机会,通过人工辅助生殖技术,筛选受精卵来阻断疾病的遗传。
此项技术会在以后的科普文章中介绍。糖尿病是个多基因病,糖尿病肾病也有一定的遗传性;原发性肾小球肾炎、狼疮性肾炎等,也有家族聚集现象。大部分肾脏病是不会遗传给宝宝的。